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防风

全拼: Fangfeng

【别名】

铜芸,百韭,屏风。

【来源】

伞形科植物防风 Saposhnikovia divaricata (Turcz.)Schischk.的干燥根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多年生草本,高30~80cm。根粗壮,长圆柱形,有分枝,淡黄棕色,根头处密生纤维状叶柄残基及明显的环纹。茎单生,二歧分枝,分枝斜上升,与主茎近等长,有细棱。基生叶丛生,有扁长的叶柄,基部有宽叶鞘,稍抱茎;叶片卵形或长圆形,长14~35cm,宽6~8(~18)cm,二至三回羽状分裂,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,有柄,长5~8cm,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,末回裂片狭楔形,长2.5~5cm,宽1~2.5cm;顶生叶简化,有宽叶鞘。复伞形花序多数,生于茎和分枝顶端,顶生花序梗长2~5cm,伞辐 5~7,长3~5cm,无毛;无总苞片;小伞形花序有花4~10,小总苞片4~6,线形或披针形,长约3mm;萼齿三角状卵形;花瓣倒卵形,白色,长约1.5cm,无毛,先端微凹,具内折小舌片。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,长4~5mm,宽2~3mm,幼时有疣状突起,成熟时渐平滑;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有油管2。花期8~9月,果期9~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草原、丘陵和多石砾山坡上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山东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春、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,除去须根和泥沙,晒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,下部渐细,有的略弯曲,长15~30cm,直径0.5~2cm。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纵皱纹、多数横长皮孔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。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,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。体轻,质松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皮部浅棕色,有裂隙,散生黄棕色油点,木部浅黄色。气特异,味微甘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升麻素苷、 γ -荜澄茄烯、防风色酮醇、亥茅酚、升麻素、甲基丁香酚、 β -蒎烯、升麻素苷、石防风素、防风酸性多糖、镰叶芹二醇、香草酸。

【药理】

解热、降温;镇痛、镇静和抗惊厥;抗菌;抗炎;增强免疫系统功能;抑制离体十二指肠、离体气管和回肠平滑肌收缩;抗组胺;抗凝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脾、肝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主治感冒头痛,风湿痹痛,破伤风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5~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一般生用,止泻炒用,止血炒炭用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自汗:防风、黄芪各30g,白术60g。每服9g,水一钟半,姜三片煎服。(《丹溪心法》玉屏风散)
②偏正头风,痛不可忍者:防风、白芷各120g。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空心服。未愈连进三服。(《普济方》)
③眼暴赤暴肿:防风、羌活、黄芩、黄连各30g。水煎,食后温服。(《活法机要》散热饮子)
④治泄痢飨泻,身热,脉弦,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:防风、芍药、黄芩各30g。每服15g或30g,水三盏,煎至一盏,温酒服。(《保命集》防风芍药汤)
⑤治老人大肠秘涩:防风、枳壳(麸炒)各30g,甘草15g。为末,每食前白汤服6g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防风 防风
上一篇:伊贝母
下一篇:防己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