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Yanhusuo
【别名】
玄胡索,元胡索,元胡。
【来源】
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.T.Wang的干燥块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
多年生草本,高9~20cm,全株无毛。块茎扁球形,直径7~15mm,上部略凹陷,下部生须根,有时纵裂成数瓣,断面深黄色。茎直立或倾斜,常单一,近基部具鳞片1枚,茎节处常膨大成小块茎,小块茎生新茎,新茎节处又成小块茎,常3~4个成串。基生叶2~4枚,柄长3~8cm;叶片轮廓宽三角形,长3~6cm,宽4~8cm,二回三出全裂,一回裂片具柄,末回裂片近无柄,裂片披针形至长椭圆形,长20~30mm,宽5~8mm,全缘,少数上半部2深裂至浅裂;茎生叶常2枚,互生,较基生叶小而同形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2~5cm,疏生花3~8朵;苞片卵形至狭卵形,位于花序下部者,长约10mm,先端3~5裂,位于上部者全缘;萼片2,细小,早落;花冠淡紫红色,花瓣4,2轮,外轮上瓣最大,长15~25mm,上部舒展成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的兜状瓣片,边缘具小齿,先端有浅凹陷,中下部延伸成长距,下瓣较短,形同上瓣,基部具浅囊状突起,内轮两瓣,长10~15mm,合抱裹于雄蕊外,上部宽倒卵形,中、下部细长成爪;雄蕊6,略短于内轮花瓣,每3枚合生成束;子房条形,长8~10mm,花柱细短,柱头近圆形,具乳突8个。蒴果条形,长1.7~2.2cm,花柱、柱头宿存,熟时2瓣裂。种子1列,数粒,细小,扁长圆形,黑色,有光泽,表面密布小凹点。栽培品常只开花,果不及成熟即凋落。花期3~4月,果期4~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低海拔旷野草地、丘陵林缘。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浙江东阳、磐安、永康等地及江苏南通地区有大量栽培。
【采制】
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,取出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块茎扁球形,直径5~18mm。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,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;底部微凹处为茎痕或根痕,其周围有数个小突起;上部或侧面有数个大小不一的疙瘩状侧块茎,主、侧块茎上部中央凹陷处有茎痕及芽,有的块茎成“分瓣”状或上部分成2~3瓣。质坚硬,难折断,破断面黄色或黄棕色,角质,有蜡样光泽。气微,味苦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延胡索乙素、黄氯仿巴马亭、异紫堇球碱、小檗碱、隐品碱、去氢南天宁碱、二氢血根碱、紫堇碱、四氢小檗碱、亚油酸、香草酸、胡萝卜苷、去氢延胡索胺等。
【药理】
镇痛、催眠、镇静、安定;抗惊厥;扩张冠状动脉;抑制心脏;抗心律失常;抗溃疡;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。有毒。
【性味归经】
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活血,行气,止痛。主治胸痹心痛,脘腹疼痛,痛经经闭,产后瘀阻,跌扑肿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3~10g;研末服,1.5~3g;或入丸、散。
【使用注意】
孕妇禁服,体虚者慎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心腹冷痛,肠鸣气走,身寒自汗,大便滑泄:延胡索、附子各30g,木香15g。每服12g,加生姜七片煎服。(《严氏济生方》延附汤)
②治血滞心腹作痛:延胡索(醋炙),五灵脂(醋炒)、草果、没药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服9g,热酒调下。(《医宗必读》手拈散)
③治疝气:延胡索、胡椒末各等分。每服6g,酒、水各半盏,煎七分服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④治经来小腹有块痛:延胡索8g,血余炭4g研末。分上下午2次用黄酒调服。连服7天。(《山东中医杂志》1984,(3):50)
⑤治产后小腹脐下痛:延胡索、桂心各15g,当归30g。为细末,热酒调下。(《普济方》延胡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