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Banlangen
【别名】
靛青根,蓝靛根。
【来源】
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. 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
二年生草本,植株高50~100cm。光滑无毛,常被粉霜。根肥厚,近圆锥形,表面土黄色,具短横纹及少数须根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片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,长5~15cm,宽1.5~4cm,先端钝尖,边缘全缘,或稍具浅波齿,有圆形叶耳或不明显;茎顶部叶宽条形,全缘,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在枝顶组成圆锥状;萼片4,宽卵形或宽披针形;花瓣4,黄色,宽楔形,先端近平截,边缘全缘,基部具不明显短爪;雄蕊6,4长2短;雌蕊1,子房近圆柱形,花柱界限不明显,柱头平截。短角果近长圆形,扁平,无毛,边缘具膜质翅,尤以两端的翅较宽,果瓣具中脉。种子1颗,长圆形,淡褐色。花期4~5月,果期5~6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原产我国,现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采制】
秋季采挖,除去泥沙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根圆柱形,稍扭曲,长10~20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,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,并有支根或支根痕;根头略膨大,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或暗棕色叶柄残基、叶柄痕及密集的疣状突起。体实,质略软,折断面略平坦 ,皮部黄白色,占半径的1/2~3/4,木部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涩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(R,S)-告依春、表告伊春、靛蓝、靛玉红、 β -谷固醇、羽扇豆醇、洋丁香酚苷、大黄酚等。
【药理】
具有抗细菌、病毒、抗内毒素、抗癌、增强免疫调节等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
苦,寒。归心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。主治温疫时毒,温毒发斑,大头瘟疫,烂喉丹痧,丹毒,痄腮,痈肿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服,15~30g,大剂量可用60~12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汤熏洗。
【使用注意】
脾胃虚寒、无实火热毒者慎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乙型脑炎轻型或中型:板蓝根30g,大青叶15g,银花15g,连翘15g,玄参15g,生地30g,生石膏(先煎)30g,黄芩12g,干地龙9g。水煎服。(中山医学院《中药临床应用》板蓝大青汤)
②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:板蓝根125g。水煎服。每2小时1次。(《山西中草药》)
③治肝炎:板蓝根、茵陈各15g,赤芍9g,甘草3g。水煎服。转氨酶高者加夏枯草6g。(《新疆中草药》)
④治肺炎:板蓝根、夏枯草各15g,虎杖30g,功劳叶12g,银花9g,青蒿9g。水煎服。(《湖北中草药志》)
⑤治腮腺炎:板蓝根15g水煎服。药渣挤汁搽敷患处。(《山西中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