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柴胡

全拼: Yinchaihu

【别名】

银夏柴胡,银胡,牛肚根,沙参儿。

【来源】

石竹科植物银柴胡 Stellaria dichotoma L.var. lanceolata Bge.的干燥根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多年生草本,高20~40cm。主根圆柱形,外皮淡黄色,根头处有许多疣状的茎部残基。茎直立而纤细,上部二叉状分枝,密被短毛或腺毛;节略膨大。单叶对生;无柄;叶片披针形,先端锐尖,基部圆形,全缘,上面疏被短毛或几无毛,下面被短毛。花单生于叶腋;萼片5,披针形,绿色,边缘白色膜质;花瓣5,较萼片为短,白色,全缘,先端2深裂;雄蕊10,2轮,花丝基部合生,黄色;子房上位,花柱3,细长。蒴果近球形,外被宿萼,成熟时先端6齿裂。种子通常1粒,椭圆形,深棕色,种皮有多数小突起。花期6~7月,果期8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。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春、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;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,除去残茎、须根及泥沙,晒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根呈类圆柱形,长15~40cm,直径1~2.5cm,支根多已碎断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纵皱纹明显,向下渐呈向左扭曲状,疏具孔状凹陷(细根痕),习称“沙眼”。顶端根头部略膨大,密集灰棕黄色、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胞,习称“珍珠盘”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有裂隙;皮部甚薄,木部有黄、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(射线与木质部束相间而致)。气微,味淡、略甘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主要含 α -菠菜固醇、 β -谷固醇、银柴胡环肽Ⅰ、3,4-二甲氧基肉桂酸等成分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甘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虚热,除疳热。主治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小儿疳积发热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5~10g;或入丸、散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外感风寒,血虚无热者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骨蒸劳热:银柴胡4.5g,胡黄连、秦艽、鳖甲(醋炙)、地骨皮、青蒿、知母各3g,甘草1.5g。水二钟,煎八分,食远服。(《证治准绳》清骨散)
②治男妇虚劳发热,或咳或不咳:银柴胡、沙参各等分,每服6g,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③治温证潮热,身体枯瘦,皮肤甲错,消瘦而不润者:银柴胡6g,鳖甲9g。水煎服。(《温病指归》银甲散)
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