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麻黄根

全拼: Mahuanggen

【别名】

狗骨根,卑柑根。

【来源】

麻黄科植物草麻黄 Ephedra sinica Stapf或中麻黄 Ephedru intermedia Schrenk et C.A. Mey.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①草麻黄:草本状灌木,高20~100cm。木质茎短,常似根茎,匍匐地上或横卧土中;小枝直伸或微曲,绿色,长圆柱形,细纵槽纹常不明显,节明显,节间长2.5~5.5cm,直径1.5~2mm。鳞叶膜质鞘状,长3~4mm,下部约1/2合生,上部2裂,裂片锐三角形,先端急尖,常向外反曲。花成鳞球花序,通常雌雄异株;雄球花多成复穗状,常具总梗;雌球花单生,有梗,成熟时苞片增大,肉质,红色,成浆果状。种子2,包于苞片内,不露出,黑红色或灰褐色,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,长4.5~5mm,直径约4mm,表面有细皱纹。花期5~6月,种子成熟期7~8月。
② 中麻黄:灌木,高20~100m。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,较粗壮,基部多分枝,圆柱形,常被白粉呈灰绿色,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,节间长3~6cm,直径1~3mm,有细浅纵槽纹。鳞叶膜质鞘状,下部约1/3合生,裂片通常3裂,稀2裂,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,雄球花通常无梗,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,稀2~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;雌球花2~3,成簇,对生或轮生于节上,无梗或有短梗。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,红色,成浆果状,长卵形或卵圆形,有长约1mm的短柄。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,不外露、种子通常3粒,稀2粒,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长5~6mm,直径约3mm。花期5~6月,种子成熟期7~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①草麻黄:生于山坡、平原、干燥荒地、河床、干草原、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,常成片从生。分布于华北及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新疆、河南西北部等地。
② 中麻黄:生于干旱荒漠、沙漠、戈壁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。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辽宁、山东等地,以西北地区最为常见。

【采制】

秋末采挖,除去残茎、须根和泥沙,干燥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8~25cm,直径0.5~1.5cm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和支根痕。外皮粗糙,易成片状剥落。根茎具节,节间长0.7~2cm,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。体轻,质硬而脆,断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或黄色,射线放射状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麻黄碱A,麻黄碱B,麻黄碱C,麻黄碱D、酪氨酸甜菜碱、阿魏酰组胺、麻黄根素A等。

【药理】

具有降压、止汗的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肺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固表止汗。用于自汗,盗汗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3~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粉扑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有表邪者禁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虚汗无度:麻黄根、黄芪等分。为末,飞面糊,做丸梧桐子大。每用浮麦汤下百丸,以止为度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②治虚劳盗汗不止:麻黄根(锉)、牡蛎(煅)、黄芪(锉)等分。上三味,粗捣筛。每服9g,水一盏,葱白三寸,同煎至半盏,去滓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麻黄根汤)
③治盗汗:麻黄根0.9g,故败扇(烧屑)0.3g,凡二物,治筛,以乳服0.9g,大人方寸匕,日三。(《医心方》引《范汪方》麻黄散)
④治产后虚汗不止:当归(锉,微炒)30g,麻黄根60g,黄芪(锉)30g。上药捣粗,罗为散。每服12g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,不计时候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麻黄根散)
⑤治脚汗:麻黄根30%,牡蛎30%,乌洛托品15%,滑石粉25%。上药共研末,用适量撒在脚上即可。一般能保持10~15天脚不出汗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
麻黄根 麻黄根
上一篇:商陆
下一篇:续断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