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甘子

全拼: Yuganzi

【别名】

菴摩勒,余甘,油甘子,牛甘子。

【来源】

大戟科植物余甘子 Phyllanthus emblica 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3~8m。树皮灰白色,薄而易脱落,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。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,2列,密生,极似羽状复叶;近无柄;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;托叶线状披针形: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,长1~2cm,宽3~5mm。花簇生于叶腋,花小,黄色,单性,雌雄同株,具短柄,每花簇有1朵雌花,每花有花萼5~6片,无瓣;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,雄蕊3,合生成柱;雌花花盘杯状,边缘撕裂状,子房半藏其中。果实肉质,直径约1.5cm,圆而略带6棱,初为黄绿色,成熟后呈赤红色,味先酸涩而后回甜。花期4~5月,果期9~11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海拔300~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。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.2~2cm。表面棕褐色或墨绿色,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,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,果梗长约1mm。外果皮厚1~4mm,质硬而脆。内果皮黄白色,硬核样,表面略具6棱,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,干后可裂成6瓣,种子6,近三棱形,棕色。气微,味酸涩,回甜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没食子酸、葡萄糖没食子鞣苷、鞣料云实精、羽扇豆醇、诃子酸、诃子次酸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抑菌;降血脂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甘,酸、涩,凉。归肺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凉血,消食健胃,生津止咳。用于血热血瘀,消化不良,腹胀,咳嗽,喉痛,口干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15~30g;或鲜品取汁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感冒发热,咳嗽,咽喉痛,口干烦渴,维生素C缺乏症(坏血病):每用(余甘子)鲜果10~30个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哮喘:余甘子21个,先煮猪心肺,去浮沫再加余甘子煮熟连汤吃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③治食积呕吐,腹痛,泄泻:余甘子果5~10枚或盐渍果5~8枚嚼食;或盐浸果液1汤匙,开水冲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④治高血压病:余甘子鲜果5~8枚生食,日服2次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