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罂粟壳

全拼: Yingsuke

【别名】

御米壳,米壳,米皮,粟壳。

【来源】

罂粟科植物罂粟 Papaver somniferum L. 的干燥成熟果壳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一年生草本,高30~60cm,栽培者可达1.5m。有乳状液汁。茎直立,不分枝,无毛,具白粉。叶互生,无托叶;茎下部的叶有短柄,上部的叶无柄,抱于茎上;叶片长5~30cm,宽3~20cm,先端渐尖或钝,基部心形,叶脉明显,略突起,边缘为不整齐的波状锯齿,两面无毛,被白粉成灰绿色。花单一,顶生,常下垂,具长柄,花梗长可达25cm,无毛或稀具极疏的刚毛;萼片2,长椭圆形或阔卵形,绿色,边缘膜质,早落;花瓣4,有时为重瓣,近圆形或近扇形,长4~7cm,宽3~7cm,边缘浅波状或各种分裂,白色、粉红色、红色至紫色;雄蕊多数,生于子房的周围,花丝纤细,白色,花药黄色,2室纵裂;雌蕊1,子房长方卵圆形,无毛,1室,胚珠多数,无花柱,柱头5~18枚,辐射状排列,成扁盘状。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4~7cm,直径4~5cm,无毛,成熟时外皮黄褐色或淡褐色,孔裂。种子多数,细小,肾形,直径0.5~1cm,表面粗蜂窝状,灰褐色。花期4~6月,果期6~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本品为禁止非法种植品种。现特许某些单位栽培以供药用。

【采制】

秋季将成熟果实或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,破开,除去种子和枝梗,干燥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,多已破碎成片状,直径1.5~5cm,长3~7cm,外表面黄白色、浅棕色至淡紫色,平滑,略有光泽,无割痕或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;顶端6~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;基部有短柄。内表面淡黄色,微有光泽;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,棕黄色,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。体轻,质脆。气微清香,味微苦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可卡因、异紫堇杷明碱、罂粟壳碱、罂粟碱、原阿片碱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镇痛,催眠,呼吸抑制与镇咳;抑制肠蠕动;缩瞳;松弛平滑肌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酸、涩,平;有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敛肺,涩肠,止痛。用于久咳,久泻,脱肛,脘腹疼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3~10g;或入丸、散。止咳嗽,蜜炙用;止泻痢,醋炙用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本品易成瘾,不宜常服;孕妇及儿童禁用;运动员慎用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劳喘嗽不已,自汗者:罂粟壳不拘多少,炒为末,每服6g,入乌梅同煎水一盏,温服,食后有汗,加小麦三十粒,同煎温服。(《宣明论方》小百劳散)
②治远年近日喘咳不已:罂粟壳(蜜炒)、人参、陈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,各30g。为末,每服3g,煎乌梅汤调下,临卧服。(《宣明论方》安神散)
③治一切嗽:罂粟壳(去筋,蜜炒)30g,五味子15g,杏仁(炒)15g,胡桃肉15g。上为末,同蜜丸如弹子大,水一盏煎服。(《普济方》金粟丸)
④治水泄不止:罂粟壳一枚(去蒂膜),乌梅肉、大枣肉各十枚、水一盏,煎七分,温服。(《经验方》)
⑤治久痢:罂粟壳(醋炙),为末,蜜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水一盏,姜三片,煎八分,温服。(《纲目》)

罂粟壳 罂粟壳
上一篇:蔓荆子
下一篇:樱桃核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