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苦地丁

全拼: Kudiding

【别名】

地丁,地丁草,紫花地丁,扁豆秧。

【来源

罂粟科植物紫堇 Corydalis bungeana Turcz. 的干燥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多年生草本,高10~30cm,基本无毛。根细直,长3~10cm,少分枝,淡黄棕色。茎3~4条,丛生。茎生叶互生;叶柄长0.4~4cm;叶片长1.5~3.5cm,灰绿色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末裂片倒卵形,上部常2浅裂成3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~6.5cm,果期可达12cm;苞片叶状,羽状深裂;花梗长1~3mm;萼片2枚,小,早落;花淡紫色,长10~12mm;花瓣4,外轮2瓣先端兜状,中下部狭细成距,距长4.5~6.5mm,内轮2瓣形小;雄蕊6,每3枚花丝合生,形成2束;子房狭椭圆形,外被柔毛。蒴果狭扁椭圆形,长1.2~2cm,花柱宿存,内含种子7~12枚。种子扁球形,直径1.5~2mm,黑色,表面光滑,具白色膜质种阜。花期4~5月,果期5~6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旷野、宅旁草丛中或丘陵、山坡疏林下。分布于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夏季花果期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消旋的和右旋的紫堇醇灵碱、乙酰紫堇醇灵碱、四氢黄连碱、原阿片碱、右旋异紫堇醇灵碱、四氢刻叶紫堇明碱、二氢血根碱、乙酰异紫堇醇 灵碱。

【药理】

在体外对甲型链球菌、肺炎链球菌、卡他球菌、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,对葡萄球菌、八叠球菌亦有抑制作用;对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用于时疫感冒,咽喉肿痛,疔疮肿痛,痈疽发背,痄腮丹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9~15g;鲜品30~6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麻疹热毒:苦地丁9g,连翘12g,菊花9g。煎服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水痘:苦地丁6g,甘草3g。水煎服。(南药《中草药学》)
③治急性黄疸型肝炎:苦地丁、茵陈各15g。水煎服。(《山西中草药》)
④治痢疾:苦地丁配火线草、地榆。煎汤服。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⑤治疔疮肿痛,蜂窝组织炎,丹毒:鲜苦地丁,捣烂外敷;或苦地丁15g,蒲公英30g,连翘、野菊花各15g,黄芩9g,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
⑥治指头感染初起,淋巴管炎(红丝疔)红肿热痛:苦地丁、野菊花各30g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⑦治湿热疮疡:苦地丁、金银花、蒲公英各3g,大青叶9g。水煎服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苦地丁 苦地丁
上一篇:苦地胆
下一篇:败酱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