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Mumianhua
【别名】
木绵花,斑枝花,琼枝。
【来源】
木棉科植物木棉 Gossampinus malabarica (DC.)Merr.的干燥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
落叶大乔木,高达25m。树皮深灰色,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,分枝平展。掌状复叶;总叶柄长10~20cm,小叶5~7枚,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10~16cm,宽3.5~5.5cm,小叶柄长1.5~4cm。花生于近枝顶叶腋,先叶开放,红色或橙红色,直径约10cm,萼杯状,3~5浅裂;花瓣肉质,倒卵状长圆形,长8~10cm,两面被星状柔毛;雄蕊多数,下部合生成短管,排成3轮,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,中间10枚雄蕊较短,不分叉,最外轮集生成5束,花药1室,肾形,盾状着生;花柱长于雄蕊;子房5室。蒴果长圆形,木质,长10~15cm,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,室背5瓣开裂,内有丝状绵毛。种子多数,倒卵形,黑色,藏于绵毛内。花期春季,果期夏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海拔1400~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、稀树草原、雨林沟谷、低山、次生林中及村边、路旁。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【采制】
春季花盛开时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本品常皱缩成团。花萼杯状,厚革质,长2~4cm,直径1.5~3cm,顶端3或5裂,裂片钝圆形,反曲;外表面棕褐色,有纵皱纹,内表面被棕黄色短绒毛。花瓣5片,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长3~8cm,宽1.5~3.5cm;外表面浅棕黄色或浅棕褐色,密被星状毛,内表面紫棕色,有疏毛。雄蕊多数,基部合生呈筒状,最外轮集生成5束,柱头5裂。气微,味淡、微甘、涩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肉豆蒄酸、十六烷酸、十六烷酸乙酯、油酸乙酯等成分。
【药理】
保肝。
【性味归经】
甘、淡,凉。归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清热利湿,解毒。用于泄泻,痢疾,痔疮,出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9~15g,或研末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湿热腹泻,痢疾:木棉花15g,凤尾草30g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②治细菌性痢疾,急慢性胃肠炎:鲜木棉花60g。水煎,冲冬蜜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③治暑天汗出烦热:木棉花适量,开水泡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④治咯血,呕血:木棉花14朵,呕血加猪瘦肉,咯血加冰糖同炖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