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Shihu
【别名】
林兰,杜兰,千年竹。
【来源】
兰科植物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.、鼓槌石斛 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.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
①金钗石斛:多年生附生草本。茎丛生,直立,高30~50cm,直径1~1.3cm。黄绿色,多节,节间长2.5~3.5cm。叶近革质,常3~5枚生于茎上端;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~12cm,宽1.5~2.5cm,先端2圆裂,叶脉平行,通常9条;叶鞘紧抱于节间,长1.5~2.7cm;无叶柄。总状花序自茎节生出,通常具2~3花;苞片卵形,小,膜质,花大,下垂,直径6~8cm;花萼及花瓣白色,末端呈淡红色;萼片3,中萼片离生,两侧萼片斜生于蕊柱足上,长圆形,长3.5~4.5cm,宽1.2~1.5cm;花瓣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与萼片几等长,宽2.1~2.5cm,唇瓣近圆卵形,生于蕊柱足的前方,长4~4.5cm,宽3~3.5cm,先端圆,基部有短爪,下半部向上反卷包围蕊柱,两面被茸毛,近基部的中央有一块深紫色的斑点;合蕊柱长6~7mm,连足部长约12mm;雄蕊圆锥状,花药2室,花药块4,蜡质。蒴果。花期5~6月。
②鼓槌石斛:多年生附生草本。茎圆柱形,高50~200cm,粗5~15mm。上部略弯曲,节间长3~4cm。叶薄纸质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;叶鞘膜质,鞘口张开呈杯状。花期无叶;伞形花序近无总梗,具2~6朵花;花苞片小,膜质;花黄色,略肉质;中萼片长圆形,长1.5~1.8cm,宽约1cm,先端钝;侧萼片近镰形,比中萼片略长;萼囊短圆锥形;花瓣倒卵状长圆形,明显比萼片宽,近先端边缘常具齿;唇瓣横长圆形,两面密被绒毛,唇盘上表面具2个血紫色圆形斑块,2条褶片从基部到达近中部,边缘具短流苏。花期5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金钗石斛附生于高山岩石上或林中树干上,分布于台湾、湖北、广东,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鼓槌石斛附生于树上和岩石上,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采制】
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;干用者采收后,除去杂质,用开水略烫或烘软,再边搓边烘晒,至叶鞘搓净, 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
①鲜石斛: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约30cm,直径0.4~1.2cm。表面黄绿色,光滑或有纵纹,节明显,色较深,节上有膜质叶鞘。肉质多汁,易折断。气微,味微苦而回甜,嚼之有黏性。
②金钗石斛:呈扁圆柱形,长20~40cm,直径0.4~0.6cm,节间长2.5~3cm。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,有深纵沟。质硬而脆,断面较平坦而疏松。气微,味苦。
③鼓槌石斛:呈粗纺锤形,中部直径l~3cm。具3~7节。表面光滑,金黄色,有明显凸起的棱。质轻而松脆,断面海绵状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黏性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玫瑰石斛胺、石斛碱 N -氧化物、石斛碱、石斛宁碱等成分。
【药理】
具有调节平滑肌的作用;对心脏有抑制作用,大剂量可降低心肌收缩力,降低血压并抑制呼吸;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延缓衰老。对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,而且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;对酶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;中等度升高血糖,尚有微弱的止痛退热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
甘,微寒。归胃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用于热病津伤,口干烦渴,胃阴不足,食少干呕,病后虚热不退,阴虚火旺,骨蒸劳热,目暗不明,筋骨痿软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6~15g,鲜品加倍;或入丸、散;或熬膏。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,热病津伤者宜之;干石斛用于胃虚夹热伤阴者为宜。
【使用注意】
温热病早期阴未伤者、湿温病未化燥者、脾胃虚寒者均禁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温热有汗,风热化火,热病伤津,温疟舌苔变黑:鲜石斛9g,连翘(去心)9g,天花粉6g,鲜生地黄12g,麦冬(去心)12g,参叶2.4g。水煎服。(《时病论》清热保津法)
②治胃火上冲,心中烦闷,怔忡惊悸,久则成痿,两足无力,不能步履:石斛30g,玄参6g。水煎服。(《辨证录》石斛玄参汤)
③治肺热干咳:石斛、枇杷叶、瓜蒌皮各9g,生甘草、桔梗各3g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