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苦木

全拼: Kumu

【别名】

黄楝瓣树,熊胆树,鱼胆树,苦胆木。

【来源】

苦木科植物苦木 Picrasma quassioides (D.Don)Benn.的干燥枝和叶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7~10m。树皮灰黑色,幼枝灰绿色,无毛,具明显的黄色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常集生于枝端,长20~30cm;小叶9~15,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,长4~10cm,宽2~4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两侧不对称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。二歧聚伞花序腋生,总花梗长达12cm,密被柔毛;花杂性,黄绿色;萼片4~5,卵形,被毛;花瓣4~5,倒卵形,比萼片长约2倍;雄蕊4~5,着生于4~5裂的花盘基部;雌花较雄花小,子房卵形,4~5室,花柱4~5,彼此相拥扭转,基部连合。核果倒卵形,肉质,蓝至红色,3~4个并生,基部具宿存花萼。花期4~5月,果期8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、林缘、溪边,路旁等处。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。

【采制】

夏、秋二季采收,干燥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枝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2cm;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细密的纵纹和多数点状皮孔;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,淡黄色,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。叶为单数羽状复叶,易脱落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近无柄,长4~16cm,宽1.5~6cm;先端锐尖,基部偏斜或稍圆,边缘具钝齿;两面通常绿色,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,沿中脉有柔毛。气微,味极苦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含苦木碱A~I、苦木西碱C~E、苦木内酯A~M,并含苦木酮、甲基苦木酮等。

【药理】

可增加胃肠血流量,具有抗癌作用。体外有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活性。对银环蛇毒中毒有保护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,寒;有小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解毒,祛湿。用于风热感冒,咽喉肿痛,湿热泻痢,湿疹,疮疖,蛇虫咬伤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6~15g,大剂量3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;适量,煎水洗;研末撒或调敷;或浸酒搽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本品有一定毒性,内服不宜过量。孕妇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阿米巴痢疾:苦木茎枝15g,石榴皮15g,竹叶椒根9g。水煎,分2次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②治菌痢:苦木茎枝9~15g。研粉,分3~4次吞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③治局部化脓性感染和预防外伤感染:苦木500g,粉碎过筛,与凡士林500g制成软膏。化脓处先用苦木水洗净,外敷,每日1~2次。[《中草药通讯》1977,(9)28]
④治疮疖,体癣,湿疹:苦木树茎适量,水煎外洗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
苦木 苦木
上一篇:青风藤
下一篇:松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