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甘草

全拼: Gancao

【别名】

美草,蜜甘,甜草。

【来源】

豆科植物甘草 Glycyrrhiza uralensis Fisch.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cm。根及根茎粗壮,皮红棕色。茎直立,带木质,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。奇数羽状复叶长8~20cm;小叶7~17, 卵形或宽卵形,长2~5cm,宽1~3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圆,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;托叶阔披针形,被白色纤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密集;花萼钟状,萼齿5,披针形,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;花冠蓝紫色,长1.4~2.5cm,无毛,旗瓣大,卵圆形,有爪,龙骨瓣直,较翼瓣短,均有长爪;雄蕊二体,(9+1)。荚果条形,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,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体。种子4~8, 肾形。花期7~8月,果期8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、河岸沙质土等地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秋季采挖,除去芦头、茎基、枝杈、须根,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,打成小捆,再晒至全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根呈圆柱形,长25~100cm,直径0.6~3.5cm。外皮松紧不一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具显著的纵皱纹、沟纹、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。质坚实,断面略显纤维性,黄白色,粉性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,有的有裂隙。根茎呈圆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主要含甘草苷、甘草酸、甘草甜素、子丁香烯氧化物、甘草萜醇、18 α -羟基甘草次酸、异甘草次酸、甘草香豆精、刺芒柄花素、新甘草查耳酮D、光果甘草苷元、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有抗病毒、抗菌、肾上腺皮质激素样、抗溃疡、保肝、促进胰液分泌、对离体肠有抑制、抗炎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、调节免疫功能、镇咳祛痰、抗肿瘤、抗突变、解毒、抗氧化、保护耳前庭功能、利尿等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2~6g,调和诸药用量宜小,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,可用10g左右;用于中毒抢救,可用30~60g。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,入清泻药中宜生用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、渍;或研末敷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湿浊中阻而脘腹胀满、呕吐及水肿者禁服。不宜与海藻、京大戟、红大戟、甘遂、芫花同用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:甘草(炙)120g,生姜(切)90g,人参60g,生地黄480g,桂枝(去皮)90g,阿胶60g,麦门冬(去心)240g、麻仁半升。大枣(擘)三十枚。上九味,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。内胶烊消尽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炙甘草汤)
②治肺热喉痛,有痰热者:甘草(炒)60g,桔梗30g(米泔浸一夜)。每服15g,水一钟半,入阿胶半片煎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
③治腿脚挛急,或腹中疼痛:白芍药、炙甘草各120g。水煎去渣,分两次服。(《伤寒论》芍药甘草汤)
④治妇人脏躁,喜悲伤欲哭,数欠伸:甘草90g,小麦一升,大枣十枚。上三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温分三服。亦补脾气。(《金匮要略》甘草小麦大枣汤)
⑤治百药毒方:生甘草60g,生锉。以水三盏,煎至一盏半,去滓,停冷。每服半盏,细细饮之,未效更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甘草 甘草
上一篇:玉竹
下一篇:甘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