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Huzhang
【别名】
苦杖,黄药子,斑杖,阴阳莲。
【来源】
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.et Zucc.的干燥根茎和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
多年生灌木状草本,高达1m以上。根茎横卧地下,木质,黄褐色,节明显。茎直立,丛生,无毛,中空,散生紫红色斑点。叶互生;叶柄短;托叶鞘膜质,褐色,早落;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,茎部圆形或楔形,全缘,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成腋生的圆锥花序;花梗细长,中部有关节,上部有翅;花被5深裂,裂片2轮,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,背部生翅;雄花雄蕊8;雌花花柱3,柱头头状。瘦果椭圆形,有3棱,黑褐色。花期6~8月,果期9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山谷溪边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【采制】
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趁鲜切短段或厚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根茎圆柱形,有分枝,长短不一,有的可长达30cm,直径0.5~2.5cm,节部略膨大,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,有明显的纵皱纹、须根和点状须根痕,分枝顶端及节上有牙痕基鞘状鳞片。节间长2~3cm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折断面棕黄色,纤维性,皮部与木部易分离,皮部较薄,木部占大部分,呈放射状,中央有髓或呈空洞状,纵剖面具横隔,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大黄素、大黄酚、大黄素甲醚、6-羟基芦荟大黄素、大黄酸、异槲皮苷、虎杖素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白藜芦醇等成分。
【药理】
降压、降血脂;能短暂性增高肠管肌肉张力;可改善微循环;抑制血小板聚集;有镇咳、平喘、抗氧化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镇静作用;具有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等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
微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止咳化痰。用于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,风湿痹痛,痈肿疮毒,水火烫伤,经闭,癥瘕,跌打损伤,肺热咳嗽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10~15g;或浸酒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煎浓汁湿敷;或熬膏涂擦。
【使用注意】
孕妇禁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产后瘀血血痛,及坠扑昏闷:虎杖根,研末,酒服。(《纲目》)
②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:虎杖30g,鸡眼草60g。每日1剂。(《全国中草药资料选编》)
③治湿热黄疸:虎杖、金钱草、板蓝根各30g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④治痔疮出血:虎杖、银花、槐花各9g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⑤治皮肤湿疹:虎杖、算盘子根各24g,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