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骨碎补

全拼: Gusuibu

【别名】

猴姜,石毛姜,过山龙,山虎。

【来源】

水龙骨科植物槲蕨 Drynaria fortunei (Kunze)J.Sm.的干燥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植株高25~40cm。根状茎横生,粗壮肉质,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,有绿毛。叶二型;槲叶状的营养叶灰棕色,卵形,无柄,干膜质,基部心形,背面有疏短毛,边缘有粗浅裂;孢子叶高大,纸质,绿色,无毛,长椭圆形,向基部变狭而成波状,下延成有翅的短柄,中部以上深羽裂;裂片7~13对,略斜上,短尖头,边缘有不明显的疏钝齿;网状脉,两面均明显,孢子囊群圆形,着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。沿中脉两侧各排成2~3行;无囊群盖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附生于海拔200~1800m的林中岩石或树上。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泥沙,干燥,或再燎去茸毛(鳞片)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根茎为不规则背腹扁平的条状、块状或片状,多弯曲,两侧常有缢缩和分枝。表面密被棕色或红棕色细小鳞片,紧贴者呈膜质盾状;直伸者披针形,先端尖,边缘流苏状(睫毛),并于叶柄基部和根茎嫩端较密集。鳞片脱落处显棕色,可见细小纵向纹理和沟脊。上面有叶柄痕,下面有纵脊纹及细根痕。质坚硬,断面红棕色,有白色分体中柱,排成长扁圆形。气香,味微甜、涩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主要含柚皮苷、21-何帕烯、环木菠萝固醇-乙酸酯、环水龙骨固醇乙酸酯、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、 β -谷固醇、石莲姜素等。

【药理】

具有强骨作用;可抑制链霉素的耳毒性;具有降血脂、强心、镇静、镇痛、抑菌等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补肾强骨,活血止痛。主治肾虚腰痛,足膝痿弱,耳鸣耳聋,牙痛,久泄,遗尿,跌打骨折及斑秃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10~2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晒干研末敷;也可浸酒搽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肾虚腰痛、风湿性腰腿痛:骨碎补、桑寄生各15g,秦艽、豨莶草各9g,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②治肾虚久泄:骨碎补15g,补骨脂9g,山药15g,五味子6g。水煎服。(《山西中草药》)
③治小儿疳积:骨碎补(研粉)9g。同瘦猪肉蒸吃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病后发落不住:骨碎补、野蔷薇枝各少许。煎汁刷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⑤治斑秃、脱发:骨碎补15g,酒90g。浸10余天,滤取药液,涂搽患处,每日2~3次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
骨碎补 骨碎补
上一篇:威灵仙
下一篇:胡黄连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