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姜黄

全拼: Jianghuang

【别名】

宝鼎香,黄姜。

【来源】

姜科植物姜黄 Curcuma longa L.的干燥根茎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多年生草本,高1~1.5m。根茎发达,成丛,分枝呈椭圆形或圆柱状橙黄色,极香;根粗壮,末端膨大成块根。叶基生,5~7片,2列;叶柄长20~45cm;叶片长圆形或窄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下延至叶柄,上面黄绿色,下面浅绿色,无毛。花葶由叶鞘中抽出,总花梗长12~20cm;穗状花序圆柱状;上部无花的苞片粉红色或淡红紫色,长椭圆形,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嫩绿色或绿白色,卵形至近圆形;花萼筒绿白色,具3齿;花冠管漏斗形,淡黄色,喉部密生柔毛,裂片3;能育雄蕊1,花丝短而扁平,花药长圆形,基部有距;子房下位,外被柔毛,花柱细长,基部有2个棒状腺体,柱头稍膨大,略呈唇形。花期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多为栽培。植于向阳、土壤肥厚质松的田园中。偶有野生的。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,洗净,煮或蒸至透心,晒干,除去须根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根茎呈不规则卵圆形、圆柱形或纺锤形,常弯曲,表面深黄色,粗糙,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,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,角质样,有蜡样光泽。内皮层环纹明显,维管束呈点状散在。气香特异。味苦、辛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主要含姜黄素、双去甲氧基姜黄素、去甲氧基姜黄素、姜黄新酮、 β -谷固醇、 β -谷固醇-3- -胡萝卜苷、姜黄多糖等。

【药理】

具有抗炎、利胆、保肝作用;对消化系统有保护作用;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;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;具有降血脂、抗氧化、抗生育、兴奋子宫、抗肿瘤、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病原虫、加快创伤愈合、抗突变等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肝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破血行气,通经止痛。主治血瘀气滞诸证,胸腹协痛,妇女痛经,闭经,产后瘀滞腹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痈肿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3~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血虚无气滞血瘀及孕妇慎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右肋疼痛,胀满不食:姜黄(洗)、枳壳(去瓤,麸炒)、桂心(去粗皮,不见火)各15g,甘草(炙)6g。上为细末,每服6g。姜汤调服,热酒调服亦可,不拘时候。(《济生续方》推气散)
②治心痛:姜黄30g,桂(去粗皮)90g。上二味,捣罗为细散。每服6g,醋汤调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姜桂散)
③治臂背痛,非风非痰:姜黄、甘草、羌活各30g,白术60g。每服30g,水煎。腰以下痛,加海桐皮、当归、芍药。(《赤水玄珠》姜黄散)
④治牙痛不可忍:姜黄、白芷、细辛等分。上为粗末。擦患处,须臾吐涎,以盐汤漱口。面赤肿者,去姜黄加川芎,其肿立消。(《景岳全书》姜黄散)
⑤治诸疮癣初生时痛痒:姜黄敷之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姜黄 姜黄
上一篇:前胡
下一篇:穿山龙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