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Chuanshanlong
【别名】
穿龙骨,狗山药,穿山骨,火藤根。
【来源】
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
多年生缠绕藤本,长达5m。根茎横生,圆柱形,木质,多分枝,栓皮层显著剥离。茎左旋,圆柱形,近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0~20cm;叶片掌状心形,变化较大,茎基部叶长10~15cm,宽9~13cm,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、中裂或深裂,先端叶片小,近于全缘,叶表面黄绿色,有光泽,无毛或有稀疏的白色细柔毛,尤以脉上较密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。雄花序为腋生的穗状花序,花序基部常由2~4朵集成小伞状,花序顶端常为单花;苞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短于花被;花被碟形,6裂,裂片先端钝圆;雄蕊6,着生于花被裂片的中央,花药内向。雌花序穗状,单生;花被6裂,裂片披针形;雌蕊柱头3裂,裂片再2裂。蒴果成熟后枯黄色,三棱形,先端凹入,基部近圆形,每棱翅状,大小不一,一般长约2cm,宽约1.5cm。种子每室2,有时仅1颗发育,着生于中轴基部,四周有不等的薄膜状翅,上方呈长方形,长约比宽大2倍。花期6~8月,果期8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长于海拔300~2000m的山坡、林边、河谷两侧或灌木丛中,山脊路旁、沟边也有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(除新疆)及河南、湖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采制】
春、秋二季采挖,洗净,除去须根和外皮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根茎呈类圆柱形,稍弯曲。长15~20cm,直径1.0~1.5cm。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,有不规则纵沟、刺状残根及偏于一侧的突起茎痕。质坚硬,断面平坦,白色或黄白色,散有淡棕色维管束小点。气微,味苦涩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主要含薯蓣皂苷、纤细薯蓣皂苷、穗菝葜甾苷等成分。
【药理】
有镇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;能降低兔动脉压,减慢心率,增大心肌收缩力,增加24小时的尿量,改善冠脉流量,并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;增强免疫功能,抗流感病毒作用等。
【性味归经】
甘、苦,温。归肝、肾、肺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祛风除湿,舒筋通络,活血止痛,止咳平喘。用于风湿痹病,关节肿胀,疼痛麻木,跌扑损伤,闪腰岔气,咳嗽气喘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干品6~9g,鲜品30~4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【使用注意】
粉碎加工时,注意防护,以免发生过敏反应。
【附方】
①治腰腿酸痛,筋骨麻木:新鲜穿山龙根茎60g。水一壶,可煎用5~6次,加红糖服用效力更佳。(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)
②治劳损:穿山龙15g。水煎冲红糖、黄酒。每日早、晚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③治大骨节病,腰腿疼痛:穿山龙60g,白酒500g,浸泡7天。每服30g,每天二次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④治闪腰岔气,扭伤作痛:穿山龙15g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⑤治疟疾:穿山龙9g,青蛙七、野棉花各6g。发病前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⑥治痈肿恶疮:鲜穿山龙、鲜苎麻根等量。捣烂敷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⑦治慢性气管炎:穿山龙15g。水煎服。(《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》)
⑧治风湿热:穿山龙根状茎9g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