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菟丝子

全拼: Tusizi

【来源】

 

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 Cuscuta australis R.Br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一年生寄生草本。茎缠绕,黄色,纤细,直径约1mm,多分枝,随处可生出寄生根,伸入寄主体内。叶稀少,鳞片状,三角状卵形。花两性,多数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;苞片小,鳞片状;花梗稍粗壮,长约1mm;花萼杯状,长约2mm,中部以下连合,裂片5,三角状,先端钝;花冠白色,壶形,长约3mm,5浅裂,裂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锐尖或钝,向外反折,花冠筒基部具鳞片5,长圆形,先端2裂;雄蕊5,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处,花丝较长;雌蕊2,心皮合生,子房近球形,2室,花柱2,柱头头状。蒴果近球形,稍扁,直径约3mm,仅下半部被宿存花冠包围,成熟时不整齐地开裂;种子通常4颗,卵圆形,长0.7~2mm,淡褐色。花果期6~8月。

【生

境分布】

寄生于田边、路旁的豆科、菊科蒿属、马鞭草科牡荆属等的草本或小灌木上,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制】

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呈类球形,直径1~2mm。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,粗糙,种脐线形或扁圆形。质坚实,不易以指甲压碎。气微,味淡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槲皮素、紫云英苷、金丝桃苷、山柰酚-3- β -D-吡喃葡萄糖苷、山柰酚、新菟丝子苷、菟丝子多糖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对下丘脑-垂体-性腺有兴奋作用;促进造血;增强免疫功能;防治心肌缺血;抑制肿瘤发生;抗肝损害等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用于肝肾不足,腰膝酸软,阳痿遗精,遗尿尿频,肾虚胎漏,胎动不安,目昏耳鸣,脾肾虚泻;外治白癜风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6~15g,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炒研调敷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阴虚火旺、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之症禁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小便淋涩:车前子(焙)、菟丝子等分。上为末,炼蜜为丸,食后服之。(《医方类聚》引《千金月令》驻景丸)
②治脾肾两虚,大便溏泄:菟丝子、石莲子各9g,茯苓12g,山药15g。煎服。(《安徽中草药》)
③治关节炎:菟丝子6g,鸡蛋壳9g,牛骨粉15g。研面,每服6g,每日3次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④治面上粉刺:捣菟丝子,绞取汁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⑤治白癜风:菟丝子9g,浸入95% 乙醇60g内,2~3天后取汁,外涂,每日2~3次。(《青岛中草药 手册》)

菟丝子 菟丝子
上一篇:梧桐子
下一篇:黄荆子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