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Huangjingzi
【别名】
布荆子,黄金子。
【来源】
马鞭草科植物黄荆 Vitex negundo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
直立灌木,植株高1~3m。小枝四棱形,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柄长2~5.5cm;掌状复叶,小叶5,稀为3,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,先端渐尖,表面绿色,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,中间小叶长4~13cm,宽1~4cm,两侧小叶渐小,若为5小叶时,中间3片小叶有柄,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,侧脉9~20对。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,顶生,长10~27cm;花萼钟状,先端5齿裂,外面被灰白色绒毛;花冠淡紫色,外有微柔毛,先端5裂,二唇形;雄蕊伸于花冠管外;子房近无毛。核果褐色,近球形,径约2mm,等于或稍短于宿萼。花期4~6月,果期7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于山坡、路旁或灌丛中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。
【采制】
8~9月采摘果实,晾晒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
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,长3~5.5mm,直径1.5~2mm。宿萼灰褐色,密被棕黄色或灰白色绒毛,包被整个果实的2/3或更多,萼筒先端5齿裂,外面具5~10条脉纹。果实近球形,上端稍大略平圆,有花柱脱落的凹痕,基部稍狭尖,棕褐色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,断面黄棕色,4室,每室有黄白色或黄棕色种子1颗或不育。气香,味微苦、涩。以颗粒饱满者 为佳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主要含对羟基苯甲酸、5-氧异酞酸、3 β -乙酰氧基-12-齐墩果烯-27-羧酸、蒿黄素、8,25-羊毛甾二烯-3 β -醇、油酸、亚油酸等成分。
【药理】
具有镇咳、平喘、抗炎、抗微生物等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
辛,苦,温;归肺、胃、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祛风解表,止咳平喘,理气消食止痛。用于伤风感冒、咳嗽、哮喘,胃痛吞酸,消化不良,食积泻痢,胆囊炎,胆结石,疝气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5~10g;或入丸、散。
【使用注意】
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。
【附方】
①治流感,咳嗽,风湿痛,发热身疼:黄荆子、蔓荆叶、千里光各10g,冰糖。共研细末。每次10~15g,每日2~3g,开水冲服。(《中国民族药志》)
②治哮喘:黄荆子6~15g。研粉加白糖适量,每日2次,冲水服。(南京《常用中草药》)
③治肝胃痛:黄荆子研末,和粉作团食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④治胃溃疡,慢性胃炎:黄荆干果30g,煎服或研末吞服。(南京《常用中草药》)
⑤治疝气:黄荆子、小茴香各9g,荔子核12g。水煎服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