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皮

全拼: Qinpi

【别名】

岑皮,秦白皮,蜡树皮。

【来源】

木犀科植物白蜡树 Fraxinus chinensis Roxb的干燥枝皮或干皮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落叶大乔木。高12~15m。树皮灰褐色,光滑,老时浅裂。冬芽阔卵形,先端尖,黑褐色,具光泽,内侧密被棕色曲柔毛。当年生枝淡黄色,通直,无毛,去年生枝暗褐色,皮孔散生。叶轴上面具浅沟,小叶着生处具关节,节上有时簇生棕色曲柔毛;小叶5~7枚,革质,卵形、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3~11cm,宽2~6cm,营养枝的小叶较宽大,顶生小叶显著大于侧生小叶,下方1对最小,先端渐尖、骤尖或尾尖,基部钝圆,叶缘呈不规则粗锯齿,齿尖稍向内弯,有时也呈波状,通常下部近全缘,沿脉腋被白色柔毛,渐秃净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,长约10cm;苞片长披针形,长约5mm,早落;花梗长约5mm;雄花与两性花异株;花萼筒状,萼片三角形无毛;无花冠;两性花具雄蕊2,长约4mm;雌蕊具短花柱,柱头2叉深裂;雄花花萼小,花丝细,长达3mm。翅果线形,先端坚果长约1cm,略隆起;具宿存萼。花期4~5月,果期9~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多为栽培。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。

【采制】

春、秋二季剥取,晒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1. 枝皮:呈卷筒状或槽状,长10~60cm,厚1.5~3mm。外表面灰白色、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,平坦或稍粗糙,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,有的具分枝痕。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,平滑。质硬而脆,断面纤维性,黄白色。气微,味苦。

2. 干皮:长条状块片,厚3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,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。质坚硬,断面纤维性较强。

 

【化学成分】

本品含马栗树皮苷、马栗树皮素、秦皮苷、秦皮素、秦皮甲素、秦皮乙素、熊果酸、胡萝卜苷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抗菌、抗炎、镇痛,可用于“痛风”性关节炎,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;还有止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、涩,寒。归肝、胆、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燥湿,收涩止痢,止带,明目。用于湿热泻痢,赤白带下,目赤肿痛,目生翳膜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6~12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脾胃虚寒者禁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急性菌痢:秦皮、苦参各12g,炒莱菔子、广木香各9g。共为细末,开水调服,每次9~12g,每日3~4次。[《国医论坛》1986,(2),52]
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:秦皮12g,生地榆、椿皮各9g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③治急性肝炎:秦皮9g,茵陈、蒲公英各30g,黄柏9g,大黄9g。水煎服。(《山西中草药》)
④治麦粒肿,大便干燥:秦皮9g,大黄6g。水煎服。孕妇忌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