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檀香

全拼: Tanxiang

【别名】

旃檀,白檀,檀香木,真檀。

【来源】

檀香科植物檀香 Santalum album L.树干的干燥心材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常绿小乔木,高约10m。枝具条纹,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;小枝细长,节间稍肿大。叶片椭圆状卵形,膜质,长4~8cm,宽2~4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,多少下延,边缘波状,稍外折,背面有白粉,中脉在背面突起,侧脉约10对;叶柄细,长1~1.5cm。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2.5~4cm,苞片2枚,钻状披针形,长2.5~3mm,早落;总花梗长2~5cm;花梗长2~4mm;花长4~4.5mm,直径5.6mm;花被管钟状,长约2mm,淡绿色;花被4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内部初时绿黄色,后呈深棕红色;雄蕊4,外伸;花盘裂片卵圆形,长约1mm;花柱长3mm,深红色,柱头浅3~4裂。核果长1~1.2cm,直径1cm,外果皮肉质多汁,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,先端稍平坦,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。内果皮具纵棱3~4条。花期5~6月,果期7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野生或栽培。分布于澳大利亚、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等地。我国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云南有引种。

【采制】

原产地植后30~40年采伐,锯成段。砍去色淡的边材,心材干燥入药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本品呈圆柱形,有的略弯曲,长50~100cm,直径10~20cm,表面淡灰黄色,光滑细密,有时可见纵裂纹,有刀削痕。横切面棕色,显油迹;纵向劈开纹理顺直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燃烧时香气浓烈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含 α -檀香萜醇、 β -檀香萜醇、檀萜烯、 α -檀香萜烯、 β -檀香萜烯、紫檀萜醛等成分。

【药理】

有较强的抗菌作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肺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行气温中,开胃止痛。用于寒凝气滞,胸膈不舒,胸痹心痛,脘腹疼痛,呕吐食少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,煎汤,1.5~3g,后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,适量,磨汁涂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阴虚火盛之证禁服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心腹冷痛:白檀香9g(为极细末),干姜15g。泡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②治气厥:白豆蔻,丁香、檀香、木香各9g,藿香、甘草(炙)各24g,砂仁12g。上为末。每服6g,入盐少许,沸汤点服。(《丹溪心法》调气散)
③治阴寒霍乱:白檀香、藿香梗、木香、肉桂各4.5g。为极细末。每用3g,炒姜15g,泡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④治噎膈饮食不下:白檀香4.5g,茯苓、橘红各6g。俱为极细末,人参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⑤治神经性胃肠病,呕吐下痢,胸闷腹痛:檀香细粉10g,沉香细粉3g,甘草细粉5g,菖蒲根(磨粉)10g。混合,密贮瓶中勿泄气。每日3回,每回1g,食前温开水送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
檀香 檀香
上一篇:樟木
下一篇:皂角刺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