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拼: Lurong
【别名】
斑龙珠。
【来源】
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。前者习称“花鹿茸”,后者习称“马鹿茸”。
【分布】
梅花鹿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等地;马鹿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
【采制】
夏、秋二季锯取鹿茸,经加工后,阴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
1. 花鹿茸:呈圆柱状分枝,具一个分枝者习称“二杠”,主枝习称“大挺”,长17~20cm,锯口直径4~5cm,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,习称“门庄”,长9~15cm,直径较大,挺略细。外皮红棕色或棕色,多光润,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,上端较密,下端较疏;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,皮茸紧贴。锯口黄白色,外围无骨质,中部密布细孔。具二个分枝者,习称“三岔”,大挺长23~33cm,直径较二杠细,略呈弓形,微扁,枝端略尖,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;皮红黄色,茸毛较稀而粗。体轻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2. 马鹿茸:较花鹿茸粗大,分枝较多,侧枝一个者习称“单门”,二个者习称“莲花”,三个者习称“三岔”,四个者习称“四岔”或更多。按产地分为“东马鹿茸”和“西马鹿茸”。
【化学成分】
本品含氨基酸、胆甾醇肉豆蔻酸酯、胆甾醇硬脂酸酯、胆甾醇、多胺类化合物以及多种脂肪酸、蛋白质、无机元素、神经酰胺及少量雌酮等。
【药理】
强壮作用;抗脂质过氧化,延缓衰老;镇痛、镇静,抗癫痫,抗惊厥,增加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部位的肾上腺素水平,改善记忆功能,促进脑组织蛋白合成而起强神益智作用;降血压,抗心律失常;增强免疫功能;增加蛋白质及核酸含量;促进创伤愈合;抑制实验性胃溃疡;增强性功能,提高机体耐缺血、缺氧、耐高温、耐寒冷能力,对应急状态机体起保护作用,抗炎,兴奋平滑肌。
【性味归经】
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壮肾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用于肾阳不足,精血亏虚,阳痿滑精,宫冷不孕,羸瘦,神疲,畏寒,眩晕,耳鸣,耳聋,腰脊冷痛,筋骨痿软,崩漏带下,阴疽不敛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研粉冲服,1~3g;或入丸剂,亦可浸酒服。
【使用注意】
凡阴虚阳亢,血分有热,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禁服。
【附方】
①治虚弱阳事不举,面色不明,小便频数,饮食不思:鹿茸15g,多用30g(去皮,切片),干山药30g(为末)。上以生薄绢裹,用酒浸七日后,饮酒,日三盏为度。酒尽,将鹿茸焙干,留为补药用之。(《普济方》鹿茸酒)
②治湿久不治,伏足少阴,舌白身痛:鹿茸15g,附子9g,草果3g,菟丝子9g,茯苓15g。水五杯,煮取二杯,日再服,渣再煮一杯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鹿附汤)
③治小肠虚冷,小便数多:鹿茸(酥炙令微黄)60g,龙骨(烧过)30g,桑螵蛸(微炒)0.9g,椒红(微炒)30g,附子(炮)45g,山茱萸30g。上药捣罗为末,炼蜜和捣一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,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下二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鹿茸丸)
④治眩晕之甚,抬头则屋转,眼前黑花,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有二:鹿茸,每服15g。用无灰酒三盏,煎至一盏,去滓,入麝香少许服。(《证治要诀》)
⑤治室女冲任虚寒,带下纯白:鹿茸(醋蒸,焙)60g,白蔹、金毛狗脊(去毛)各30g。上为细末,用艾煎醋汁,打糯米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50丸,空心温酒下。(《济生方》白蔹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