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“神农尝百草”,所谓“尝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。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,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,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,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,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、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,运用各种烹调技术,制成具有形、色、香、味、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,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种养生方法,深受民众的欢迎。
乌梅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敛肺涩肠,治久嗽,泻痢,反胃噎膈,蛔厥吐利,消肿,涌痰,杀虫,解鱼毒、马汗毒、硫黄毒。”

乌梅

性味归经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用于肺虚久咳,久泻久痢,虚热消渴,蛔厥呕吐、腹痛。

【炮制方法】

乌梅: 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
乌梅肉: 取净乌梅,水润使软或蒸软,去核。

乌梅炭: 取净乌梅,置热锅内,用武火150~180℃炒至皮肉鼓起,表面焦黑色,喷淋清水少许,熄灭火星,取出,晾干。

【用法用量】

水煎服,6~12克。乌梅和乌梅肉长于生津止渴、敛肺止咳。乌梅炭涩性增强,长于涩肠止泻、固崩止血,用于久泻久痢、崩漏下血。

【使用注意】

乌梅适用于慢性结肠炎、慢性菌痢正气虚弱、久泻不止者,功能性子宫出血属冲任不固者,肺气肿、喘息型支气管炎、心源性哮喘属肺虚久咳者,及胆道蛔虫症。表邪未解、内有实热积滞者忌服。胃酸过多者慎服。

【选购秘笈】

乌梅以个大、肉厚、核小、外皮色乌黑、不破裂露核、柔润、味极酸者为佳。乌梅伪品较多,如以杏、李、桃进行加工染色冒充。区分正品与伪品的关键在核,正品乌梅的核表面有众多凹点,伪品不具备此特征。

乌梅

优质乌梅

乌梅

一般乌梅

【家用妙方】

经验方1:温中,祛蛔止痛

花椒50粒,乌梅10枚。

将花椒捣碎,与乌梅同用沸水冲泡,代茶饮用。适用于蛔虫性腹痛、胆道蛔虫病。

经验方2:清热生津,止痢消食

生姜10克,乌梅肉30克,绿茶6克,红糖适量。

将生姜、乌梅肉切细,与绿茶共同放入保温杯中,以沸水冲泡,盖严浸润30分钟,再加入红糖搅匀即可。每天3次,温饮。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。感冒及有实热者忌服。

【食疗养生】

乌梅青菜粥

开胃消食

乌梅、山楂各20克,青菜10克,大米100克,冰糖5克。

大米洗净,浸泡;山楂、乌梅均洗净。青菜洗净切丝。锅置火上,注入清水,放入大米煮至七成熟。放入山楂、乌梅煮至粥将成,放入冰糖、青菜稍煮后调匀便可。适用于食欲不佳者。有表邪或实热积滞者不宜食用。

上一篇:五味子
下一篇:肉豆蔻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